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荷梁线不仅是宁波市规划S309省道的一部分,也是余姚十三五交通发展规划中“十纵十横二连二通道”结构中的一横,将承担串联余姚东西部的作用。本项目作为省道荷梁线余姚段提升改造工程的一期工程,老盘山公路越岭线拟采用越岭隧道贯通,为以后荷梁线整体提升打下基础。2020年1月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则同意规划S309荷梁线改建工程一期(余姚晓云村至斤岭下村段)项目建议书的批复(甬发改审批﹝2020﹞8号)。
本项目路线起自鹿亭乡晓云村,向西穿东岗山,终于梁弄镇斤岭下村,全长约4.37km。采用二级公路设计标准,设计速度60km/h(局部受地形限制路段设计速度40km/h),双向2车道。主线设置桥梁43m/1座,箱涵14.5m/1道,圆管涵10.5m/1道;隧道4045m/1座。
二、主要敏感目标分布
主要为沿线四明湖水库、皎口周公宅水库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准保护区以及东岗山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土壤、植被等),公路两侧村民居住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及附近小皎溪、东溪等地表水环境,详见表1~表2。
表 1沿线主要地表水环境保护目标
序号
|
桩号
|
敏感目标
|
敏感目标特征
|
相关关系
|
1
|
K40+640.8
|
小皎溪
|
II类水质标准
|
设中桥跨越小皎溪
|
2
|
K44+888
|
东溪
|
II类水质标准
|
设置过水涵洞跨越改沟
|
表 2拟建公路两侧评价范围内敏感点分布情况
序号
|
保护目标名称
|
桩号
|
相对工程方位
|
与本项目中心线距离
|
与本项目道路边界线距离
|
敏感因素
|
保护级别
|
M1
|
晓云村
|
K40+490
|
道路两侧
|
北侧24m
南侧29m
|
北侧19m
南侧24m
|
声、大气环境
|
1类/4a类声环境功能区;
环境空气二类区
|
M2
|
斤岭下村
|
K44+860
|
道路两侧
|
北侧16m
南侧57m
|
北侧7m
南侧52m
|
声、大气环境
|
M3
|
中姚村
|
K41+700
|
道路北侧
|
主线218m
平行通道182.5m
|
距离平行通道边界线180m
|
声、大气环境
|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情况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气污染物包括灰土搅拌及混凝土拌合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等堆放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运输扬尘和沥青烟。本工程公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采用商品沥青,因此只存在沥青铺浇路面时所产生的烟气。营运期废气主要为机动车排放的汽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排放贡献值达标,对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不大。
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包括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生产废水、材料堆放的径流污染。本项目营运期水废水主要是路面径流以及管理用房排放的生活废水。
3、声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施工机械的施工噪声、运输车辆交通噪声。营运期声环境影响主要来自于车辆行驶的交通噪声,根据预测昼间均达标,夜间部分超标。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弃方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营运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管理用房工作人员的生活垃圾,纳入地方环卫系统进行无害化处理。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工程施工中的土石方工程、桥梁工程、施工机械活动、材料堆放、临时营地等活动,将导致征地范围覆盖植被被清除,地表性质改变,使区域内地表裸露增加,环境稳定性下降,对风力、水力作用敏感,易造成风力扬尘和水土流失。
四、拟采取的治理措施
拟采取的措施见表3。
表3 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
阶段
|
类别
|
主要环保措施
|
预期效果
|
施
工
期
|
水环境
|
1)汽车及机械设备冲洗废水进行油水分离、沉淀处理;汽车和机械设备在维护、检修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隔油后与汽车和机械冲洗废水合并进行油水分离、沉淀处理;2)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渣土、弃土的堆放必须设置在远离水体的地方,并对堆场采取防冲刷措施,如采用袋装耕植土围护,在堆场四周设置截流沟等措施;3)临时厕所,配备槽罐车对施工人员生活污水采取定期抽运的方式,禁止废水直排。
|
减少水体影响
|
声环境
|
1)选用低噪声施工机械和施工工艺;2)加强施工管理,限制工作时间;3)运输施工物资时,应合理选择路线,并尽量在昼间进行运输;4)文明施工、加强管理;5)加强施工期噪声监测;6)隧道施工时,应做好爆破防护和防震工作,禁止夜间开山放炮。
|
达标排放
|
大气
环境
|
1)施工场地内易产生扬尘的建筑材料应存入库、池内;2)建设工程现场余土集中堆放;3)大风天气严禁进行可能产生扬尘的施工;4)运输建筑渣土等车辆密闭;5)工程施工段距敏感目标不足5m的施工现场应设置围挡;6)环境保护目标附近路段施工时应定期清扫、洒水;7)混凝土拌合站不得选在环境敏感点上风向,且距离应在200m以上。粉料应采用密闭料仓储存并配套相应除尘设施确保达标排放;8)加强施工环保管理。
|
达标排放
|
固废
|
1)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应加强施工工区生活垃圾的管理,设置分类垃圾箱,并定期委托当地环卫部门予以清运;2)对于项目施工前期征地与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其中可再生利用,由居民、工厂在异地建设时作为建筑材料,对于不可再利用的废建筑材料等通过基础回填、填筑废弃山塘等方式加以处置;3)对于筑路余料,应妥善保管,也可结合地方的建设要求,供其它道路修建或建筑之用;4)经综合处理和资源化方式处置后多余的渣土,在建设单位建设的工程进行协调和内部消化。
|
统一处置
|
生态
环境
|
1)施工活动严格控制在征地范围内进行;2)用地范围耕植土实施单独清理和堆存,后期用于复耕复种;3)工程植被绿化应使水保、绿化、美化、环保有机结合为一体;4)施工区生活垃圾和其它施工废弃物严禁随意抛弃,加强料场、临时堆土场防护,加强施工物料管理和施工三废处置;5)施工人员严禁捕猎野生动物。
|
减少生态影响
|
营
运
期
|
水环境
|
隧道管理站的生活污水经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若无法纳管则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
应在桥梁上设置桥面径流水收集系统,并在桥梁两侧设置沉淀池。
|
避免水体影响
|
声环境
|
1)低噪声路面;2)部敏感目标改建隔声窗;3)加强工程沿线区域建设的规划控制管理;4)加强交通管理。
|
达标
|
大气
环境
|
1)加强公路管理及路面养护;2)积极推广使用无铅汽油;3)公路沿线进行绿化。
|
达标
|
生态
环境
|
1)加强营运期管理,保证各项工程设施完好和确保安全生产;2)强化公路沿线的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的监督工作,沿线的固体废弃物按路段承包,定期清理。
|
减少生态影响
|
社会
环境
|
1)做好环境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工作;2)加强公路主体工程和服务设施的管理工作;3)靠近村庄的路段,设置醒目限速规定和减速带。
|
减少社会影响
|
风险
|
1)做好相应的排水系统;2)禁止危化品运输。
|
降低风险
|
其它
|
环境监测及环境管理
|
达标
|
五、评价结论
本项目是规划S309荷梁线改建工程一期(余姚晓云村至斤岭下村段),项目选址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符合国家和浙江省产业政策要求,从预测的结果来看造成的环境影响基本符合项目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确定的环境质量要求。若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和“三同时”,本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可得到有效控制和减缓。因此,在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提下,本工程是一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符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工程,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项目建设可行。
六、联系方式
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任何单位和个人若有意见或建议可直接反馈于建设单位、环评单位或环保部门。
此外,为方便公众查询、查阅,我们在相关地点放置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同时设置反馈信箱,以便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1、资料放置地点: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南雷南路388号
2、公示及资料放置时间:自本公示发布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
3、建设单位名称:永利69193com
联系人:何工 联系电话:0574-62652867
4、环评单位:浙江仁欣环科院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郑工 联系电话:0574-55000172
反馈信箱:zhengchong@rxhky.com
5、审批单位:宁波市生态环境局余姚分局
联系电话:0574-62727825
公告发布单位:永利69193com
公告时间:2020年10月12日